完成357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重點打造50個亮點村衛生室實現標準統一、七室分設、設施完善制定鄉村醫生崗位培訓大綱和培訓計劃
  建立以區級醫療衛生單位為“龍頭”、鎮衛生院為“主體”、村衛生室為“網底”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,是歷城區衛生局“服務群眾健康行動”的重大舉措。在實施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中,歷城區衛生局牢牢把握既要“全覆蓋”,也要“深扎根”的理念,通過提供村衛生室業務用房整修、基本設備配置和鄉村醫生培訓項目的支持,提升其服務能力,使農村居民能就近獲得有效、便捷、價廉的醫療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。
  2013年,歷城區衛生局加大基層醫療機構改造建設力度,在完成357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,著力改造了50處亮點村衛生室。這成為歷城區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,更是全區三級衛生服務實現“涅槃之路”邁出的關鍵一步。
  隨著鞏固農村衛生“網底”工程的推進,歷城區農村醫療體系逐步完善,357個村衛生室煥然一新,50個亮點村衛生室使全區向“看病不出村”的服務目標靠攏。
  “讓村民能就近就醫,小病不出村,是村民們多年的期盼。”歷城區衛生局局長王瑞國表示,區、鎮、村三級衛生網絡中,村衛生室是最小的單元,但它的服務最便捷、最貼心。“築牢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,均衡配置基本醫療衛生資源,一直是我區衛生工作的重點。經過幾年的努力,鎮衛生院‘改貌工程’已經完成,但部分村衛生室仍處在房屋設施簡陋、醫護人員數量不足、醫療水平偏低、公共衛生服務缺位的狀態,無法適應新農村建設與農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保健的需求。加快提升村衛生室醫療服務能力勢在必行。”
  如何辦好這一民生實事?在王瑞國看來,首要的是按照“強基層、保基本、建機制”的思路,抓好村衛生室的標準化、規範化建設,並要借助全市村衛生室提升服務能力、提升裝備水平“雙提工程”的東風,全面提升改造村衛生室,織牢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的“網底”。自去年以來,歷城區衛生局投資150萬元,從省級標準化村衛生室中選擇了50個衛生室進行重點打造。按照統一名稱、統一標牌、統一設施、統一規章制度等“十統一”的標準要求,將這50個村衛生室打造成了全區示範衛生室和新農村建設中的標誌性工程。通過抓點帶面,推動村衛生室整體服務水平有了新提升。在市衛生局村衛生室“雙提”工程達標驗收中,被命名為市級示範化衛生室21個,甲級衛生室311個,數量在全市名列前茅。
  “仲宮鎮轄區共有8個辦事處,74個行政村,
   總人口7.53萬人,靠鎮里101名鄉村醫生擔負農村公共衛生服務、醫療保健、疾病控制預防、婦女兒童系統化管理等工作。”據仲宮鎮衛生院院長李善林介紹,“以前,鄉村醫生在自己家中為群眾看病,單打獨鬥,管理和醫療安全都沒有保障。現在,我們實行了一體化管理,整合鄉村衛生資源,優化資源配置,從業人員從獲得資質的鄉村醫生中聘用,並選派到全鎮40家中心衛生室,由鎮衛生院進行統一管理,村衛生室對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的作用發揮越來越大。”
  李善林說,通過抓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,實現村衛生室“公房化”,改變了過去村衛生室房屋產權不統一、分散執業、設備配置不齊全、醫療條件不達標等突出問題,使村衛生室服務功能日趨完善。“村衛生室麻雀雖小,但實現了標準統一、七室分設、標準上牆、功能提高、設施完善,服務能力顯著提高。”
 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,改善了醫療衛生條件,帶動了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整體發展,完成配套建設的衛生室成了村裡的亮點,更成為歷城區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檔升級的見證。
  寬敞的大門、整潔的院落、獨立的科室、醒目的標誌牌、齊備的診療設備……走進南楊村衛生室,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。談起村衛生室的新變化,村民們有說不完的話。“原來俺村的衛生室是幾間破平房,全部醫療器械就是老三件,聽診器、血壓計、體溫表。當時條件太簡陋了,孩子有個頭痛腦熱來看病都不放心。現在村衛生室改造後,周圍村的村民們有個頭疼腦熱,都會來俺村衛生室看病,便宜又放心。”
  衛生室的醫生柴啟貴告訴記者,原來的衛生室用的是村裡快塌的老房子,現在的衛生室由鎮衛生院購買土地並投資45萬餘元進行建設,實現了外觀標識、房屋面積、房屋結構、醫療設備和人員配備標準化,村民看病就醫的條件得到極大改善。“醫療服務水平提高了,看病的費用下降了,門診了自然就多了起來。以前一天只看幾個病號,現在一天病人流量在三四十人左右。”
  記者來到占地120平方米的北高村衛生室,診斷室、換藥室、觀察室等七室一應俱全,儼然就是一所小醫院。“村衛生室條件簡陋、村級醫療網點不平衡、村醫素質參差不齊,在村衛生室進行標準化建設之前,部分村級衛生工作較為滯後。”高而衛生院院長馬擁軍說,自從“亮點”村衛生室建設啟動以來,高而衛生院通過積極實施村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工程,完善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模式和多元化籌資機制,共同推進村衛生室服務能力的提升,各衛生室的就醫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  據瞭解,歷城區衛生局今年將繼續著力打造50個亮點衛生室,加速推進歷城區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的提檔升級。
  配齊醫生、給予補助、加強培訓……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是改善農村居民就醫環境,而真正要完善農村衛生服務網絡,讓居民得到優質醫療服務,還要有一支穩定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。
  “搭好舞臺,得有人唱戲。”在王瑞國看來,鄉村醫生是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的核心,但工作條件差、待遇低、任務重,是大部分鄉村醫生的現狀。尤其是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後,藥品實行零差價銷售,一些村醫甚至缺乏基本生活保障,難以留住人才。
  為此,歷城區衛生局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鄉村醫生補償政策,按照上級關於村衛生室承擔40%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要求,足額撥付公共衛生服務經費,按照每名鄉醫60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,並落實了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和新農合支付政策。同時,強化了對鄉村醫生的業務管理,基本藥物制度管理、財務管理和績效考核。
  承擔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職責的鄉村醫生不僅為村民看病,還要擔當村民“健康守門人”的重任。據瞭解,劉家村衛生室為村裡98%的村民建立了個人及家庭健康電子檔案,並深入村民中開展重點人群健康體檢工作,指導高血壓病人低鹽飲食和合理用藥、指導糖尿病人如何控制飲食、控制血糖;北高村衛生室已與70%的村民簽約服務協議書,承諾每年對簽約家庭進行健康狀況評估,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指導計劃。“村衛生室硬件上去了,鄉村醫生的服務能力也要及時‘充電’。”據歷城區衛生局業務科科長韓會強介紹,歷城區衛生局制定了鄉村醫生崗位培訓大綱和培訓計劃,採取分期輪訓與“華醫網”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,更新鄉村醫生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知識,提倡並鼓勵鄉村醫生參加學歷教育,加快鄉村醫生向執業(助理)醫師轉化。2013年共培訓鄉醫2316人次,鄉村醫生為群眾服務的能力得到了新提升,農民群眾到村衛生室看病就醫更加放心。(本報記者王曉菲 於麗娟 通訊員 江岩)  (原標題:歷城織牢基層醫療“網底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v58ovcs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